为深入推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,激发西塔学子的学术探索热情,学院于3月14日晚举办了第二期“Westa Talks”学术交流活动。活动以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(iGEM)为切入点,邀请2024年西南大学iGEM团队主要成员分享参赛经验,学院团委书记陈飞老师,兼职辅导员袁鹭老师,2022级生物技术专业孔德智、吴冠宏、蒋佳颖、王紫姗、闫星谕等学生代表以及80余名学生共同参与了此次前沿学术对话。
陈飞老师在开场致辞中提到,今年3月是西塔学院“学术涵养月”,学院邀请专业导师面向四个专业同学开展“西塔讲堂”,同时邀请优秀的学长为同学们交流学科竞赛经验,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,希望大家积极开展科研实践,丰富大学生活。
作为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全球合成生物学顶级赛事,iGEM竞赛以"生物实验+数学建模+社会调研"的跨学科模式构建其核心竞争力。在经验分享环节,孔德智同学系统梳理了团队组建策略与科研项目管理体系,通过选题立项、技术攻关到成果落地的全流程解析,完整呈现科研项目管理的系统性思维框架。
吴冠宏同学则通过2024年参赛案例,现场演示"设计-构建-测试-迭代"的科研闭环,以数据可视化形式揭示数学建模与CRISPR基因编辑实验的深度耦合逻辑,强调赛事对分子克隆、HTML/CSS编程及社会调查等复合能力的锻造价值。
团队其他成员围绕赛事核心模块,多维度解析了多学科协作框架与科研实践技能。Human Practices(HP)组聚焦技术伦理与社会责任,通过调研政府机构与行业专家优化解决方案,社会调查方法与政策分析能力提升较高;宣发组展示如何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内容传播;实验&Wiki组结合CRISPR基因编辑实验与框架开发的交互式网站,重点聚焦分子克隆技能与HTML/CSS前端开发能力提升;美工组强调procreate系列软件应用与科学可视化表达能力。该团队还分享了路演答辩策略,强调“数据锚定说服力”与“资源协同优化”的重要性,并通过案例拆解如何通过多轮迭代与跨组协作提升项目竞争力。
互动环节中,师生围绕"技术伦理边界""数学模型生物学验证"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研讨。2024级生物技术专业南同学表示:"活动颠覆了传统科研认知,社会需求导向的跨学科创新模式,为学术探索提供了全新视角。"
学院第二期“Westa Talks”之“合聚智创,科启未来”分享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。这场分享会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,更激发了同学们的竞赛热情和创新精神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推出系列学术交流活动,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,助力西塔学子在科研舞台上竞展锋芒!
供稿|孔德智
供图|申妮霭焦子昂
执行编辑|
责任编辑|滕超陈飞
审核|刘猛